争锋百万辆谁是车市第四 东风日产PK北京现代
来源: 3CS 发布:2017/12/15
一直以来,在中国车市年销量能超过百万辆的屈指可数,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占去两席,随后是上海通用,如果算上“不走寻常路”的上汽通用五菱,那也不过一只手的数目。而到了 2013年,乘用车市场的第三个年销量单品牌百万级车企、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五个年销量百万车企终于到来,北京现代在2013年12月 25日举行了第 100万车型下线以及累计500万辆庆典活动。
关注此篇文章还关注: 汽车4s店管理系统 汽车4s管理系统 汽车4s管理系统 汽车4s管理软件 4s店管理软件 汽车4s管理软件
争锋百万辆谁是车市第四 东风日产PK北京现代
不过,虽然北京现代拿下了年销量百万辆的名头,但并不意味着它坐稳了中国乘用车市场第四的位置。就在随后一场东风日产的年终业绩分享会上,东风日产的汇报PPT中出现了一页文字:”对不起:我们不仅回来了,而且还站得更稳”,旁边罗列着东风日产9-12月的销量数据,并用红色的字体打着“No.4"。同时,东风日产也向外表示,2014年东风日产过百万已不是目标,而在于更长远。
言下之意,中国车市第四之争,绝非停留在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的争锋百万之上。
百万目标源起关键的第四
为什么第四的位置很关键?在国内市场,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一直把持着市场前三的位置,而且后面车企和它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即使完成销量百万的北京现代距离它们也有50万辆的差距。所以,在争夺前三名这一目标较远时,谁当第四则更有意义的问题。此外,从单品牌竞争的角度来说,除开一家独大的大众品牌,日产和现代分列国内市场的第二三位,所以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的争夺也是品牌层面决战。因为品牌位置不是一场无谓的竞争,而是对企业品牌的基础保证,更是建立了长远规划的参考指标。
实际上,近几年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一直因为销量接近而难以分出谁是第四,但到了今天这一问题已经有了结果,北京现代拿下了这一轮的胜利。
可能有很多人认为今年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的差距更多应该归结于去年那场风波,不仅让东风日产的百万辆冲刺计划戛然而止,更让北京现代一举超越东风日产,在今年前8个月稳稳占据第四的位置。
但是在北京现代看来,这次率先冲过百万辆并不是因为对手速度的放慢,而更在于自己的冲锋。北京现代提出:这个年销量百万的“含金量”更高,因为除了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之外,北京现代是第三个单一品牌产销破百万的汽车企业,同时也是最快实现这一目标的汽车企业——从投产到年产销破百万辆,北京现代仅用了11年。同时,北京现代也把这场胜利归结于产品结构的成功,从最早的伊兰特和悦动打天下,到现在几乎已经摆脱了品牌天花板,其中“D+S”(中高级车+SUV)比例已达到40%,第八代索纳塔、新胜达和名图基本款款都火。所以说,北京现代能够率先翻过百万辆门槛、站到第四的位置,并不是因为东风日产的慢了,而是其本身就很快。
有了百万辆的年销量做保障,北京现代站到第四名的高度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变。北京现代提出了其阶段性的品牌战略方向——“从现代到未来”,这表明了北京现代未来2-3年开始从求销量转变到求品牌,这也印证了第四的关键意义。
百万过后好玩的才刚刚开始
惜败的东风日产似乎并没有就此认输,这也才有了业绩分享会上的文字,而作为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的一句回复则更引人遐想:“好玩的时候才刚刚开始。”任勇也的确有底气发出这样的宣战语——连续两个月稳定10万辆,单款车型月销量突破3万辆,这是进入第一集团的象征,也重新回到行业第四的位置。
事实上,东风日产很清楚,既然没有比对手更先拿下一百万辆的目标,那么要比长跑的能力。在东风日产看来,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不仅仅是“百万”,因为从去年第四季度的业绩来看,东风日产已经具备了”百万”的实力,而是要追求“质”和”量”的稳健增长。毫无疑问,东风日产的下一个目标是坐稳第四。
东风日产如何坐稳第四?按照2013年刚刚公布的数据,东风日产在NIISAN品牌为82万辆,还有18万辆的潜力,也是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最明显的差距。那又如何补齐这18万辆的差距?其实,对北京现代和东风日产这样的单一品牌合资车企而言,其产品线的长度和布局完善程度已经饱和,唯有挖掘现有的体系中的短板车型。
东风日产已经行动起来了,据东风日产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全新一代奇骏会在2014年2月后正式发布。东风日产希望这款面向都市消费人群的城市SUV改变当前东风日产在20万元以上SUV市场的乏力现状,成为挑战更高销量目标的全新发力点。按照当前主流合资合资SUV的平均业绩,新奇骏销量过万并非难事,而这将为东风日产轻松带来超过10万辆的增量。此外,东风日产还将对阳光进行改款,一旦这款入门级中级车恢复到前期万辆的水平,这又将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同样看看北京现代,去年底名图上市,今年势必成为其大展拳脚的一年,而北京现代所说的将持续加大SUV投放,市场热火的小型SUV加入战团也将为北京现代挖出新的用户群。只是北京现代一直欠缺的两厢中级车还没有消息,但想必也不回来的太晚。
可以说,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的纠缠还在继续,双方也都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把对手甩开,因而在百万辆之后并不是两者斗争的终结,而是迎来又一轮好戏开场。
百万之外或决胜于第二品牌
其实,随着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发展的日益迅猛,百万目标也只是一个中途站。东风日产在2011年-2015年中期事业计划中就明确提出:到2015年东风日产的销量将超过130万辆,市场占有率进入前三位。同样,北京现代也在考虑新建第四工厂,这意味着北京现代总产能可能在近两年超过120万辆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东风日产的130万辆目标和北京现代可能的120万辆产能之间存在一个细微的差别,那就是东风日产包含了启辰的30万辆销量,而北京现代暂时还只是单一品牌的产能规划。
目前,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都是双品牌作战,因为即使强如南北大众,其单一大众品牌的销量也有天花板。因此,双品牌发展是中国车企的一个趋势,东风日产以NISSAN和启辰双品牌对抗单打独斗的北京现代,这也是东风日产长跑的底气所在。
东风日产并不是第一个创造“合资自主”品牌的车企,但是启辰确实是发展得最好的一个,也是能够看到成绩的一个新品牌。按照东风日产的规划,2014年启辰品牌的销售目标继续上调至15万辆,虽然这个数量和早期提出的2015年启辰达到30万辆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这对东风日产的短期销量提升将是显著的。此外,从长远上讲,启辰品牌的另一个好处在于,NISSAN品牌一定会遇到天花板,在那时启辰品牌的独立性有助于挖掘增量,这也是东风日产快步发展启辰的原因所在。更引人注意的是,东风日产还有一张牌,那就是即将国产的英菲尼迪,一旦东风日产启动豪华车市场,其销量也将找到新的增长点。
反 汽修软件观北京现代在多品牌战略上就显得相对谨慎一些。在2011年广州车展北京现代就发布了合资自主品牌“首望”和其首款概念车,但随着合资自主大潮的退去,首望品牌的进展也不为人所知。不过,对北京现代而言,研发合资自主车型并没有技术难点,比如2009年北京现代技术中心推出的MOINCA名驭就可以视作是一款自主研发的车型,而2013年推出的名图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延续。据悉,北京现代也一直在推进自主研发的计划,北京现代技术中心二期工程也在去年10月竣工,这项工程投资2.66亿元,新建试制车间、并扩建了造型楼、发动机实验室、排放实验室和功能实验室,这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是北京现代在积极推动自主研发的一个印证。业内人士相信,北京现代现在利用“三代同堂”的策略在中级车市场和SUV市场玩的风生水起,其目的是想着实“百万辆”,但从品牌角度考虑,首望也必然会推出,时间节点可能就在2015年左右。
毫无疑问,在2013年北京现代率先拿下百万辆之后,无论是东风日产还是北京现代都会很快把这一标志性事件抛诸脑后,因为按照目前的市场规模,年销量百万辆已经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对两者来说,百万辆之外的品牌发展又是一轮新的竞争,而这次的胜者可能将把另一方甩开,从而真正的做到“坐四望三”。请关注:"民生东都3CS"体验3CS汽车维修管理软件,汽车4s店管理软件,3CS汽车微服务平台! 百度:3cs汽车4S店管理系统,汽车维修管理系统,3csdms系统,汽修软件,汽配软件,3cs进销存管理系统 官网:http://www.cccsss.cn/ 全国领先的3CS汽车综合管理平台。
此处关键词:
上一篇:拯救“夏利”一汽松绑天津一汽
下一篇:争锋纯电动 丰田深踩“混动”油门
您可能也喜欢
>产品动态
>技术服务
>行业资讯